爆破作业装药方案
装药结构是指炸药在装填时的状态。在露天深孔爆破中,分为连续装药结构,分段装药结构,孔底间隔装药结构和混合装药结构。
(1)连续装药结构
顾名思义就是炸药沿着炮孔轴向方向连续装填,当孔深超过8m时,一般布置两个起爆药包(弹),一个放置距孔底0.3~0.5m处(最好是放在底盘平台线上,也就是计算超深部位的起点处,爆破一点通认为放在底平面线处爆破效果比较好),另一个置于药柱顶端0.5m处(此药柱顶端,不是充填部位的顶端,跟充填柱没有关系)。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药柱偏低,在孔口未装药部分易产生大块。(因为装药量有限,装药一般不会装到孔口,而充填高度越大,可能产生的大块越多。)。如下图中(a).
(2)分段装药结构
将深孔中的药柱分为若干段,用气体,岩碴或水隔开。如下图中(b)和(d)。优点是提高了装药高度,减少了孔口部位大块率的产生;缺点是施工稍麻烦。同直径药卷间隔装药,间隔高度因现场情况而定,有的间隔高度比较大,节省不少炸药。但多段间隔,会因用数码电子雷管多,经济上是否合理,需要通过实际爆破来验算。(d)是分段装的不同直径的药卷或有的是散装的耦合装药,有的是卷装的炸药,这种装药形式是比较复杂的,好处是针对不同的岩石会有不同做功能力的炸药。
(3)孔底间隔装药结构
在深孔底部留出一段长度不装药,以空气作为间隔介质;此外尚有水间隔和柔性材料间隔。在孔底实行空气间隔装药亦称孔底气垫装药。
(4)混合装药结构
所谓混合装药结构系指孔底装高威力炸药,上部装普通炸药的一种装药结构。这种装药方式在国外比较流行。因国外散装炸药的利用率比较高,尤其露天爆破几乎全部用的混装炸药车实行散装炸药。
在分段装药结构中,如果用空气进行间隔称为空气间隔装药。
空气的作用有三:
1)降低了爆炸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减少了炮孔周围岩石的过粉碎。
2)岩石受到爆炸冲击波的作用后,还受到爆炸气体所形成的压力波和来自炮孔孔底的反射波作用。当这种二次应力波的压力超过岩石的极限破裂强度(表示裂隙进一步扩展所需的压力)时,岩石的微裂隙将得到进一步扩展。
3)延长了应力的作用时间。冲击波作用于填塞物或孔底后又返回到空气间隔中,由于冲击波的多次作用,使应力场得到增强的同时,也延长了应力波在岩石中的作用时间(作用时间增加2~5倍)。
若空气间隔置于药柱中间,炸药在空气间隔两端所产生的应力波峰值相互作用可产生一个加强的应力场。正是由于空气间隔的上述三种作用,使岩石破碎块度更加均匀。一旦时间空气间隔器比较流行,也确实节省了不少炸药。现在应用数码电子雷管,如果用空气间隔器,也是需要进行经济对比来验算其的性价比。
如果是水间隔,由于水是不可压缩介质,具有各向压缩换向并均匀传递爆炸压力的特征,在爆炸作用初始阶段不仅炮孔孔壁,而且充水孔壁同样受到冲击载荷作用,峰值压力下降较缓;到爆炸作用后阶段,伴随爆炸气体膨胀做功,水中积蓄的能量释放加强了岩石的破碎作用。但是孔底是水间隔,装药卷与水之间的处理如何操作?可能各地做法不一样。这个是值得去研究的,安全顺利地装药并能把水封在孔底。
如果是孔底柔性材料间隔(柔性垫层可用锯末等低密度、高孔隙率的材料做成,其孔隙率可达到50%以上)。孔内炸药爆炸后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爆炸气体作用于孔壁产生径向裂隙和环状裂隙的同时,通过柔性垫层的可压缩性及对冲击波的阻滞作用,大大减少了对炮孔底部的冲击压力,减少了对孔底岩石的破坏。这种装药结构主要用于对孔底以下基岩需要保护的水利水电工程。
应该指出的是在分段装药结构和孔底间隔装药结构的应用中,必须合理地确定:间隔长度、间隔位置和应用条件。不同的爆破场景可能有不同的参数了。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如有不妥,告知删除